

Knowledge
枕頭床墊這樣搭配,才能睡得好!教你枕頭挑選小技巧
睡覺想睡得安穩,除了床墊挑選之外,枕頭的搭配也是關鍵。許多人起床後,時常落枕或感到腰酸背痛,其實這跟枕頭高度、枕頭種類、床墊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,只要搭配得宜,就能讓全身好好放鬆,避免不必要的肌肉僵硬。這篇將會告訴你一些搭配的小技巧,一起提升睡眠品質。
挑選枕頭的重要性
跟挑選床墊一樣,枕頭也需要根據自己的身形、睡眠姿勢來選擇,更重要的是要與床墊相互搭配。許多人好不容易挑選到適合的床墊,卻發現睡起來仍然肩頸僵硬,那很有可能是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,長期下來有可能會造成頸椎病,引發四肢痠麻、頭痛頭暈等症狀。
一顆好的枕頭,必須要能夠支撐頭頸的重量,並且剛好填補頸部與脊椎的空間。 過高的枕頭,容易拉長脖子與床墊之間的距離,頸部沒有得到支撐的情況下,容易造成肩頸僵硬;過低的枕頭,容易有下巴後仰的情況,進而造成呼吸不順,容易流口水、打呼。因此挑對枕頭,除了可以確保一覺好眠外,也可以避免以上的情形發生,白天更精神百倍。
了解自身睡眠習慣
跟選床墊一樣,自己必須先觀察自身的睡眠習慣和偏好,例如:睡覺姿勢是仰睡多、還是側睡的時間長?每天起床後,有沒有覺得哪邊肌肉僵硬,常常落枕或呼吸不順?自己喜歡睡比較硬、或是比較軟的床和枕頭?本身床墊的軟硬度是偏硬還是偏軟,有了這些觀察,便能更幫助自己挑選適合的枕頭。
枕頭與床墊的搭配技巧
有了以上的睡眠觀察後,接下來的關鍵便是根據「床墊軟硬度」來搭配枕頭了,目的以維持自然不彎曲的脊柱和臀部曲線為主。
一般而言,較軟的床墊,適合搭配高度較低的枕頭。原因是躺在較軟的床墊上,脊椎和身體下陷較深,進而拉長了頸部和身體的距離,此時如果再睡高的枕頭,容易增加脖子與床面的距離,頸椎無法獲得必要的支撐,容易造成肩頸痠痛。
相反的,較硬的床墊,則適合搭配較高的枕頭,因為這時枕頭在頭部與床面之間承受的壓力較大;太低的枕頭,會給予兩側肩膀過多的壓力。以前古人多睡硬床,這也應證了他們說的「高枕無憂」的原理。
延伸閱讀:預防腰痠背痛,床墊軟硬度應該這樣挑!
測量適合的枕頭高度
除了床墊軟硬度以外,我們也需要以自身的「睡眠姿勢」來挑選枕頭,可以使用數據公式來計算適合的枕頭高度,或是藉由實際試躺、並請人在旁邊協助觀察。
方法一:以公式計算
一般而言,成人的頸椎支撐高度為6公分,枕頭高度建議以8 - 15公分為佳,且不宜低於6公分;或可以用公式來計算:(肩寬 - 頭寬) ÷ 2。如果測量上有些困難,也可以以拳頭為單位來約略計算:習慣仰睡的人,枕頭高度建議與拳頭高度一致;而側睡則建議高度約為1.5個拳頭。
方法二:實際試躺
實際試躺是最快且最直接知道感受的方式,因此如果情況允許,都建議直接試躺,並請人在旁邊協助觀察,看身體的脊柱和臀部是否有呈現自然曲線,最好的狀態是與站立時呈現的姿勢一樣。
習慣仰睡的人,正躺時肩膀應緊靠枕頭,頭部和頸部必須在枕頭上,下巴保持水平。並請旁人觀察,枕頭下壓時,肩頸和枕頭之間是否有空隙;也同步注意呼吸是否順暢。在正常情況下,下巴會略低於頭部5度。
習慣側睡的人,因為肩膀到頭的距離較長,通常需要較高的枕頭。側睡時也須保持頭頸睡在枕頭上,並以不擠壓到肩頸的肌肉為主,請旁人幫忙看頭部和身體是否有保持一直線。盡量全身放鬆,模擬睡覺時的情境。
除了睡眠姿勢以外,也可參考個人身形來選擇;頭型較大的、肩寬較寬或體重較重的人,需要較多支撐,因此建議選擇略高的枕頭;而較瘦小、背部較薄的人,可以選擇較低的枕頭。
延伸閱讀:命定床墊這樣挑,掌握訣竅提升睡眠品質
枕頭更換的時間點
枕頭是我們每天都會使用至少8小時的生活用品,因此時間到了也必須汰舊換新。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(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)的建議,枕頭最好每兩年就更換一次,因為長期使用的枕頭,結構會受到破壞;就清潔度而言,長期使用難免會許多細菌堆積在內部,定期更換也可避免過敏、影響皮膚健康。
但如果發現這些情形,例如:枕頭扁塌失去支撐度、表面發黃或有霉斑、摸起來不平整有結塊發生、睡覺時頸部懸空等情況發生,睡眠品質受到影響,就是該更換的徵兆了,建議立即換新。
挑選枕頭跟選擇床墊的道理一樣:沒有最好的枕頭,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款式,到店裡試躺是最實際且有效的方法。歡迎到香頌名床走一趟,除了挑選適合自己的床墊,還可以獲得許多睡眠的小建議喔。